信托业调结构五周年:规模站稳21万亿元 资金运用持续优化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近日,信托业发布的《2022年3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与2021年末规模余额相比,增加0.52亿元,增幅2.55%;与2017年末的历史峰值相比,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幅度收窄至19.71%。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王玉国表示,信托行业经过近五年的持续调整,信托业务的功能和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行业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资产余额21.07万亿元

 

整体上,信托行业管理资产规模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

 

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3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环比略降356.3亿元,降幅0.17%;与2021年末规模余额相比,增加0.52亿元,增幅2.55%;与2017年末的历史峰值相比,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幅度收窄至19.71%。

 

从信托资产来源结构来看,截至2022年3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10.94万亿元,同比增长0.38万亿元;管理财产信托规模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万亿元;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4.08万亿元,同比下降1.04万亿元。

 

从信托资产功能结构来看,截至2022年3季度末,行业投资类信托规模为9.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77%;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08万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0.31%;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8.78万亿元,同比增长2.65%。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从管理财产信托规模来看,还是从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来看,监管鼓励的服务信托业务都已成为支撑起21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的重要力量。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财产信托具体包括:不动产信托、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财产权信托等。今年财产权信托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的财产权信托规模增长较快,不过,这一业务在二季度及之后已经被监管限制新增,并要求压降存量;二是ABS业务的持续放量增长,增厚了管理财产权信托的规模;三是信托行业着力布局特殊资产受托处置服务信托业务,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推升了管理财产权信托的规模。

 

“事务管理类信托2017年末达到峰值后,在压降通道政策引导下持续回落,2022年开始随着信托在风险隔离、风险处置、财富传承等领域功能的不断认识和探索,规模企稳回升。”王玉国提到。

 

“事务管理类信托的范围涵盖广泛,除了包含传统的通道类业务之外,还是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家族信托以及预付类资金管理服务信托等服务信托业务的重要构成部分。”廖鹤凯向记者介绍称。

 

以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信托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存量规模为4.33万亿元。最新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1月份,新增信托公司作为直接发行机构的资产证券化信托业务规模700.61亿元,环比增长88.82%。

 

资金运用结构持续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资金信托规模为15.01万亿元,同比下降0.66万亿元,降幅4.20%,较2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9%,自2022年1季度以来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保持正增长。

 

整体上看,信托资金投向领域呈现“两升三降”趋势。

 

其中,“两升”是指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为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万亿元,增幅36.80%,环比增长7.40%;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信托规模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0.10万亿元,增幅5.32%,环比增长2.40%。

 

就投向证券市场资金规模和占比的提升,王玉国分析指出,当前社会理财资金配置由非标类资产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明显,信托业在证券投资领域与基金、券商、银行理财等资管同业相比,仍然规模较小,参与深度有限,但加快做强做优做大证券市场类信托业务已基本成为行业转型共识。

 

关于投向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和占比的提升,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谢运博向记者分析表示,在去通道背景下,信托资金投向金融机构的业务形态已发生变化。一方面,传统的同业金融通道类业务,近年来规模持续压降。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比如信托资金投向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实现优势互补。因此,随着同业金融通道类业务规模压降取得显著成效,在此消彼长之间今年以来信托资金投向金融机构规模和占比又有所回升。

 

“三降”指的是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和占比进一步下降。在实体经济增速回落,投融资需求有所减弱,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暴露,对信托业务的传统投向领域带来一定影响。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投向工商企业的资金信托规模为3.95万亿元,同比下降0.59万亿元,降幅13.07%;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信托规模为1.63万亿元,同比下降0.33万亿元,降幅17.04%;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规模为1.28万亿元,同比下降0.67万亿元,降幅34.20%。

 

受证券市场投资类信托规模持续增长,融资类业务持续压降等因素影响,资金信托运用方式中投资成为主流,贷款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

 

此外,记者注意到,信托行业固有资产的运用方式也同样呈现类似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季度末,固有资产通过投资方式运用的规模达到7041.78亿元,同比增长108.76亿元,增幅1.57%;贷款方式运作的规模为628.73亿元,同比下降22.58亿元,降幅3.47%;货币类资产规模为412.53亿元,同比下降2.88%。

 

对此,谢运博分析认为,近年来随着信托业务持续转型,固有业务也在转型。一是固有业务加快向投资类业务转型,信托公司通过固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股权投资业务,有助于打造投研体系,积累投资经验。二是固有资金一方面发挥流动性支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发挥支持信托项目发行的作用,固有资金中投资类规模的增长也与信托公司加大投资类信托产品的发行有一定的关系。

 

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从行业整体经营业绩情况来看,2022年3季度,信托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同比均有明显下滑。

 

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3季度末,全行业累计实现经营收入673.52亿元,降幅22.8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为383.01亿元,降幅31.21%;截至2022年3季度,行业人均净利润140.30万元,降幅24.42%。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营业收入来看,2022年3季度同比下降幅度较2022年1季度同期收窄5.43个百分点,总体有所企稳。

 

“今年以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资产规模保持平稳,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风险化解继续深化,经营业绩有所回调。”王玉国提到。

 

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上,王玉国认为,信托业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局相结合,坚守受托人定位,回归信托本源,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新动能、助力人民美好生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具体来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持续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是大力拓展社会财富管理服务功能;三是进一步深化信托公司改革创新;四是统筹防范化解风险与创新发展。

 

其中,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信托业要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连接产业、货币、资本三大市场的独特制度优势,提升信托专业服务能力,创新信托业务和产品,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深化产融结合创新,发挥各自股东及自身的行业资源禀赋优势,通过证券化、供应链金融、PPP、产业基金等形式,深度参与资产盘活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业务,通过资产管理信托业务等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在拓展社会财富管理服务功能方面,信托业要更加主动把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机遇,充分发掘信托制度功能价值,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打造具有信托特色和优势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同时要大力拓展消费、预付类资金受托、财富传承、特殊需要、养老保障等资产服务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等业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公益传承的现实需求,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近年来,信托行业大力推动业务转型,已取得较好的进展。一方面,证券标品类信托已成为信托公司的重点业务方向,信托公司对于债券、股票等资产的投研能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信托业务创新发展较快,以涉众性资金管理信托、破产重整服务信托、绿色信托等为代表的创新业务,有望成为信托业新的业务增长点。信托业务转型总体上比较顺利,未来信托公司有望逐步形成差异化的业务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谢运博向记者表示。

(编辑:郑利鹏 校对:张国刚)

评论0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备案号:粤ICP备2022041763号-1
信托公司,信托基金,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基金,信托产品 Copyright © 2022 深圳市汉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